在食品安全备受关注的今天,假鸡蛋的传闻时不时就会在坊间流传,引发消费者的担忧,不少人担心自己在市场上买到假鸡蛋,从而损害身体健康,究竟该怎么辨别假鸡蛋呢?这就需要我们深入了解假鸡蛋的相关知识,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假鸡蛋的“前世今生”
假鸡蛋并非近几年才出现的新鲜事物,早年间,就有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谋取利益,试图制造出与真鸡蛋外观相似的假鸡蛋,他们利用一些化学原料和特殊工艺,试图模仿鸡蛋的形态、色泽和质感,随着时间的推移,假鸡蛋的制作技术也在不断演变,从最初较为粗糙、容易被识破的形态,逐渐发展为外观上与真鸡蛋更为相似的产品,无论制作技术如何进步,假鸡蛋始终无法完全具备真鸡蛋的营养成分和天然特性。
假鸡蛋的制作原料及危害
假鸡蛋的制作原料往往包含多种化学物质,蛋壳一般是由碳酸钙、石蜡和石膏粉等制成,蛋黄和蛋清则多是由海藻酸钠、明矾、明胶、食用氯化钙加水、色素等混合而成,这些化学物质如果大量摄入,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明矾中含有铝元素,长期食用含有铝的食品,会影响人体对铁、钙等成分的吸收,从而导致贫血和骨质疏松等问题,尤其对儿童的智力发育也可能产生不良影响。
辨别假鸡蛋的方法
外观辨别法
- 观察蛋壳:真鸡蛋的蛋壳表面有许多不规则的凸起和小颗粒,就像月球表面的陨石坑一样,这是因为鸡蛋在母鸡体内形成过程中自然产生的,而假鸡蛋的蛋壳相对比较光滑,缺少这种自然的质感,真鸡蛋的蛋壳颜色自然,会有深浅不一的变化,这是由于母鸡个体差异以及喂养环境等因素导致的,假鸡蛋的颜色则可能比较均匀、死板,像是人工刻意调制出来的。
- 查看气孔:用放大镜观察,真鸡蛋的蛋壳上有很多微小的气孔,这是鸡蛋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而假鸡蛋由于其制作材料和工艺的原因,气孔要么非常不明显,要么根本没有。
- 对比大小和形状:虽然鸡蛋的大小和形状会有一定差异,真鸡蛋的形状相对自然,可能会有一些轻微的不对称,假鸡蛋在制作过程中,由于模具等因素的影响,大小和形状往往比较一致,显得过于规整。
触感辨别法
- 触摸蛋壳:拿起鸡蛋,用手轻轻触摸,真鸡蛋的蛋壳有一定的粗糙感,这种粗糙感是均匀分布的,假鸡蛋的蛋壳摸起来可能会比较光滑,或者在某些部位有异样的触感,比如有的假鸡蛋蛋壳表面可能会有一些颗粒感,但这些颗粒感与真鸡蛋的自然凸起不同,显得比较生硬。
- 感受重量:一般情况下,相同大小的真鸡蛋和假鸡蛋,假鸡蛋的重量会稍轻一些,这是因为假鸡蛋的制作原料密度与真鸡蛋的天然成分密度有所不同,这种重量上的差异比较细微,需要有一定的经验或者借助较为精确的称重工具才能准确判断。
光照辨别法
将鸡蛋对着光源,比如手电筒或者台灯,真鸡蛋在光照下,气室清晰可见,气室的位置一般在鸡蛋的钝端,蛋清和蛋黄的轮廓也能隐约分辨出来,蛋黄的颜色较为自然,呈现出一种柔和的橙黄色,而假鸡蛋在光照下,气室可能不明显,或者形状不规则,蛋清和蛋黄的界限可能比较模糊,而且蛋黄的颜色可能会过于鲜艳或者不自然,甚至有的假鸡蛋在光照下会呈现出一种塑料般的质感。
摇晃辨别法
轻轻摇晃鸡蛋,真鸡蛋在摇晃时,一般不会有明显的声音,因为蛋清和蛋黄包裹得比较紧实,如果是存放时间较长的真鸡蛋,可能会有轻微的晃动声音,但也不会很明显,而假鸡蛋由于制作工艺和原料的原因,摇晃时可能会发出较为明显的“哐当”声,这是因为其内部的蛋清和蛋黄结构不够紧密,或者存在空气等空隙。
烹饪辨别法
- 煎炒时的表现:把鸡蛋打入锅中煎炒,真鸡蛋在受热后,蛋清会逐渐凝固,颜色从透明变为白色,而且凝固的速度相对较慢,质地比较有弹性,蛋黄也会慢慢凝固,呈现出一种柔软的固态,口感鲜嫩,假鸡蛋在煎炒时,蛋清可能会迅速凝固,而且凝固后的质地比较硬,甚至可能会出现一些小气泡,蛋黄的颜色在加热过程中可能会变得更深,但口感会比较粗糙,缺乏真鸡蛋的那种细腻感。
- 水煮时的情况:将鸡蛋放入水中煮,真鸡蛋在水煮过程中,蛋壳不会有异常变化,煮好后剥开,蛋清和蛋黄的味道自然,有淡淡的蛋香,假鸡蛋在水煮时,蛋壳可能会有一些化学物质溶解出来,导致水变得浑浊,而且煮好后的假鸡蛋可能会有一股刺鼻的化学气味,蛋清和蛋黄的味道也非常怪异,完全没有真鸡蛋的香味。
化学检测法
如果对鸡蛋的真假仍然存在疑虑,可以采用一些简单的化学检测方法,将鸡蛋壳放入醋中,真鸡蛋的蛋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会与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表现为蛋壳表面有气泡产生,假鸡蛋的蛋壳成分可能不完全是碳酸钙,反应的程度和现象可能会有所不同,还可以对蛋清和蛋黄进行一些成分检测,但这些方法相对比较专业,需要一定的化学知识和检测工具。
辨别假鸡蛋需要我们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从外观、触感、光照、摇晃、烹饪等多个方面进行仔细观察和判断,作为消费者,我们要提高警惕,选择正规的购买渠道,如大型超市、农贸市场的固定摊位等,这些地方的鸡蛋来源相对有保障,也要关注相关的食品安全信息,不断学习辨别假鸡蛋的知识和技巧,才能确保我们购买到的是安全、健康的真鸡蛋,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饮食安全,在日常生活中,一旦发现可疑的假鸡蛋,应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共同维护良好的食品市场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