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文的天地里,“此致敬礼”这一格式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虽看似简洁,却蕴含着丰富的礼仪文化与严谨的行文规范,它的存在,不仅是一种形式上的表达,更是人际交往与公务往来中尊重、礼貌与规范的象征,对其格式的深入探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公文文化,传承礼仪传统。
“此致敬礼”的起源与文化根基
“此致”与“敬礼”并非现代公文的独创,它们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此致”中的“此”,指代的是前文所叙述的内容,“致”有送达、给予之意,“此致”可理解为“上面的话讲完了”或者“在此表达”,而“敬礼”则是一种恭敬、尊重的问候语,体现了对受文者的敬重。
在古代的书信往来中,虽然并没有完全一致的表述,但类似表达敬意和结束书信的方式早已有之,古人在书信结尾常使用“顿首”“再拜”等词语,这些词语同样承载着对对方的尊重和书信结束的意味,随着时代的发展,语言表达逐渐演变,“此致敬礼”这种简洁而明了的格式在近现代书信和公文中逐渐固定下来,成为一种常见的礼仪性结束语。
从文化根基来看,“此致敬礼”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礼仪的传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尊重他人、注重礼节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准则,无论是在家庭、社交还是公务场合,礼貌与敬意的表达都被视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此致敬礼”正是这种文化传统在公文中的具体体现,它让公文不仅仅是传达信息的工具,更是传递情感和尊重的载体。
“此致敬礼”的常见格式
(一)书信格式中的“此致敬礼”
在一般的书信中,“此致敬礼”有两种常见的书写格式,第一种是“此致”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敬礼”再另起一行顶格书写,这种格式较为常见,它清晰地将结束语分为两个部分,“此致”表达书信内容的结束,“敬礼”则直接向对方致以敬意。
亲爱的朋友:
许久未联系,甚是想念,近来一切可好?
我最近在工作中取得了一些小进展,也遇到了一些有趣的人和事,很想与你分享……
此致 敬礼!
你的好友:[姓名]
[日期]
第二种格式是“此致”“敬礼”都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这种格式相对来说使用频率稍低,但也有其独特的美感和表达效果,它在形式上更加整齐,给人一种平稳、庄重的感觉。
(二)公文中的“此致敬礼”
在公文中,“此致敬礼”的使用相对较为规范和严谨。“此致”可以写在正文之后,也可以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敬礼”则通常另起一行顶格书写,公文的性质决定了其格式必须严格遵循一定的规范,以体现公文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在一份向上级机关的报告中,可能会出现这样的结尾:
尊敬的上级领导:
是本单位近期工作的详细汇报,如有不足之处,请领导批评指正。
此致 敬礼!
[单位名称]
[日期]
需要注意的是,在一些正式的公文中,如果使用“此致敬礼”,往往是在表达一种较为亲切、友好的态度,或者是在特定的、相对轻松的公务往来场景中,在一些严肃的命令、决定等公文类型中,可能不会使用“此致敬礼”这种结束语,而是采用更为简洁、直接的结尾方式,如“特此报告”“此令”等。
“此致敬礼”格式的意义与价值
(一)礼仪价值
“此致敬礼”最直接的意义在于它的礼仪价值,在人际交往和公务活动中,向对方表达尊重和敬意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无论是个人之间的书信往来,还是单位之间的公文交流,“此致敬礼”都如同一种无声的问候,传递着友好和礼貌,它让受文者感受到发文者的真诚和尊重,有助于营造和谐、融洽的交流氛围。
(二)规范价值
从规范的角度来看,“此致敬礼”的格式有着明确的要求和规定,这种格式的存在,使得公文和书信的书写更加标准化、规范化,在公文处理中,规范的格式有助于提高公文的辨识度和处理效率,减少因格式不统一而可能产生的误解和错误,对于个人书信而言,遵循一定的格式规范也是对传统礼仪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三)情感价值
除了礼仪和规范方面的价值,“此致敬礼”还具有情感价值,它不仅仅是一种格式化的结束语,更是发文者情感的一种延伸,在书信中,当我们写下“此致敬礼”时,往往蕴含着对对方的思念、关心和祝福;在公文中,它也可以表达对上级、同事或合作伙伴的尊重和友好之情,这种情感的传递,使得文字不仅仅是信息的载体,更是情感交流的桥梁。
“此致敬礼”格式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通信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等新型交流方式逐渐普及,书信和传统公文的使用频率有所下降。“此致敬礼”这种格式并没有因此而被淘汰,反而在新的交流环境中展现出了新的生命力。
在电子邮件中,虽然格式相对灵活,但很多人仍然会在邮件结尾使用“此致敬礼”,以表达对收件人的尊重,尤其是在商务邮件和正式的工作邮件中,“此致敬礼”的使用可以让邮件显得更加正式、专业,在一些电子政务系统中,公文的书写仍然遵循着严格的格式规范,“此致敬礼”等传统结束语依然被广泛使用。
“此致敬礼”所蕴含的尊重、礼仪等文化内涵也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弘扬和传承,在学校教育中,语文课程会涉及到书信和公文的书写规范,让学生了解“此致敬礼”等格式的正确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礼仪意识和规范意识,在社会文化活动中,一些传统礼仪文化的宣传和推广也会涉及到书信礼仪等内容,让更多的人了解和重视“此致敬礼”所代表的文化价值。
我们也应该看到,在现代社会中,由于信息传播的快速和便捷,一些人对书信和公文格式的重视程度有所下降,存在格式不规范甚至随意使用的情况,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对传统礼仪文化的宣传和教育,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此致敬礼”等格式的重要性,确保这一优秀的文化传统能够在现代社会中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此致敬礼”这一格式虽然看似简单,但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重要的实用价值,它是中华民族礼仪文化在公文中的具体体现,也是我们在现代社会中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珍视这一传统格式,遵循其规范,传承其文化,让“此致敬礼”所代表的尊重、礼貌和规范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继续闪耀光芒,为构建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无论是在书信往来还是公文处理中,我们都应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此致敬礼”的格式,使其成为我们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有力工具,同时也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