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流鼻血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无论是因天气干燥、鼻腔黏膜脆弱,还是不小心的碰撞,都可能引发这一情况,当流鼻血频繁发生时,许多人心中难免会涌起一丝担忧,甚至会联想到白血病这一严重的疾病,白血病作为一种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确实可能以流鼻血等出血症状为表现之一,但这并不意味着流鼻血就一定与白血病相关,当出现流鼻血症状时,究竟该如何科学地排除白血病的可能呢?
了解白血病与流鼻血的关联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正常情况下,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会分化成各种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它们各司其职,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在白血病患者体内,这些造血干细胞发生了异常的增殖和分化,产生了大量异常的白血病细胞,这些细胞不仅无法正常行使血细胞的功能,还会抑制正常血细胞的生成。
血小板在人体的止血和凝血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当血管受损时,血小板会迅速聚集在破损处,形成血小板血栓,从而初步止血,随后,凝血因子等进一步发挥作用,形成稳定的血凝块,完成止血过程,白血病患者由于骨髓被异常的白血病细胞占据,正常的造血功能受到抑制,血小板生成减少,这就导致了患者的止血和凝血功能出现障碍,容易出现出血症状,流鼻血就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表现,除了流鼻血,白血病患者还可能出现牙龈出血、皮肤瘀点瘀斑、月经过多等其他部位的出血症状。
需要明确的是,虽然白血病可能导致流鼻血,但流鼻血并不等同于白血病,许多其他原因也会引发流鼻血,比如鼻腔局部的病变,像鼻黏膜糜烂、鼻息肉、鼻窦炎等;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维生素 C 缺乏等;甚至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经常抠鼻子,也可能导致鼻黏膜破损而出血。
从症状初步判断
(一)流鼻血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如果只是偶尔出现流鼻血,且每次出血量较少,能够自行止血,那么患白血病的可能性相对较小,这种情况更可能是由于鼻腔局部的原因,如空气过于干燥导致鼻黏膜干裂出血,或者是轻微的外力碰撞所致。
相反,如果流鼻血频繁发作,一周内多次出现,甚至每天都有流鼻血的情况,而且出血量较大,难以自行止血,往往需要通过按压、填塞等方法才能止血,或者止血后又很快再次出血,那么就需要引起重视,进一步排查是否存在白血病等严重疾病的可能。
(二)伴随症状
白血病患者除了流鼻血外,通常还会伴有其他全身性的症状,发热是白血病常见的症状之一,体温可呈低热,也可高达 38℃甚至更高,且发热持续时间较长,可反复出现,这是由于白血病细胞释放的致热物质以及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合并感染所致。
贫血也是白血病的常见表现,患者会感到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心慌、气短等,这是因为白血病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降低,从而影响了氧气的运输和供应。
白血病患者还可能出现淋巴结肿大,以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较为常见,淋巴结质地一般较硬,无压痛或有轻微压痛,可活动或相互粘连,肝脾肿大也是部分白血病患者的体征之一,通过体格检查可发现肝脏和脾脏的大小超出正常范围。
如果在流鼻血的同时,还伴有上述这些全身性症状,那么患白血病的风险相对增加,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医学检查排除白血病
(一)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是排查白血病的基础检查项目,在白血病患者的血常规报告中,通常会出现一些异常指标,白细胞计数可能会出现明显的变化,有的患者白细胞计数会显著升高,甚至可达几万、几十万;而有的患者白细胞计数则可能正常或降低,白细胞的分类也会出现异常,会发现大量的原始和幼稚白细胞,这些异常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范围。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水平往往会下降,表现为贫血的指标,如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参考值下限,血小板计数通常会降低,血小板数量减少会导致止血功能障碍,这与白血病患者容易出血的症状相符合。
血常规异常并不一定就意味着患有白血病,其他一些疾病,如感染、贫血等,也可能导致血常规指标的异常,当血常规检查发现异常时,需要进一步进行其他检查来明确诊断。
(二)外周血涂片检查
外周血涂片检查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外周血中血细胞的形态和分类情况,通过这项检查,可以更直观地观察到是否存在原始和幼稚白细胞,如果在外周血涂片中发现大量的原始和幼稚白细胞,那么患白血病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但外周血涂片检查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有时可能由于白细胞数量较少或分布不均匀等原因,未能发现异常细胞,所以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三)骨髓穿刺检查
骨髓穿刺检查是诊断白血病的重要方法,通过抽取少量骨髓液,进行细胞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检查,在细胞学检查中,医生会观察骨髓中各种血细胞的形态、数量和比例,白血病患者的骨髓中往往会有大量的原始和幼稚白细胞,其比例超过正常范围。
免疫学检查可以检测白血病细胞表面的抗原表达,有助于确定白血病的类型,细胞遗传学检查能够发现白血病细胞中的染色体异常,这对于白血病的诊断、分型和预后判断都具有重要意义,分子生物学检查则可以检测白血病相关的基因突变,进一步明确白血病的发病机制和指导治疗。
骨髓穿刺检查对于明确是否患有白血病具有很高的准确性,但它属于有创检查,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不适,在专业医生的操作下,一般是安全的,且检查后患者的恢复也较快。
(四)其他检查
除了上述主要的检查项目外,有时还需要进行一些其他检查来辅助诊断和评估病情,如胸部 X 光或 CT 检查,以查看是否存在肺部感染等并发症;腹部 B 超检查,了解肝脾的大小和形态等情况;凝血功能检查,评估患者的止血和凝血功能等。
流鼻血虽然是一种常见症状,但不能仅凭流鼻血就判断患有白血病,当出现流鼻血时,首先要根据流鼻血的频率、严重程度以及是否伴有其他症状进行初步的自我判断,如果怀疑有白血病的可能,应及时就医,通过血常规、外周血涂片、骨髓穿刺等一系列医学检查来明确诊断。
在排查白血病的过程中,患者和家属要保持冷静和理性,不要过度恐慌,即使检查结果显示存在异常,也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专业医生的综合判断才能确诊,对于大多数偶尔流鼻血且无其他异常症状的人来说,不必过于担心白血病的问题,但如果对流鼻血的情况存在疑虑,及时咨询医生并进行必要的检查是明智的选择,以便早期发现问题,早期进行干预和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保持鼻腔湿润、避免抠鼻子等,有助于预防流鼻血的发生。